宅在家里,又读了一遍《读库》这12个好故事(上)| 乐趣菜
读库的故事
配图来自一个App
(摄影|Andy Kuzma)
写
在前面
Spring is comeing
想写《读库》很久了。
最早读到《读库》时,还是“大灰本”,质朴的封面,干净利落。读库,“阅读的仓库”,当家的六哥,自2006年起,开始一砖一木,搭建这座仓库。
我不记得和多少朋友安利过它。从前遇到别人问我,有什么书推荐,总是不好回答。读书是个私密的事,就像我不会告诉你,我喜欢吃臭豆腐,喜欢馒头蘸腐乳。
自从认识了《读库》,一切就好办了。
HAVE A GOOD TIME
01
里约大冒险|张玥(读库1502)
Spring is comeing
这不是一篇旅行游记,而是作者的一项学术研究:比较中国、印度和巴西的城市化。
城市化是个大词儿,作者将观察点聚焦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。
在沙滩、足球和桑巴舞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符号背后,这个城市的另一面却是大大小小一千多座贫民窟,全市人口约1/3生活在这里。
文章中的一座贫民窟叫作坎塔伽罗,位于里约南部的山坡上,在伊帕内玛海滩附近。背山面海的好位置,应该建大别野才对,贫民窟还能有这等待遇?事实上,伊帕内玛正是里约数一数二的富人区。山脚是富人区,贫民窟盘踞在半山腰上,贫穷与奢华比肩而立。
这样的对峙,和中国城市CBD中拆不掉的城中村有几分相似。作者在里约黑帮横行和毒品泛滥的贫民窟中穿行,想要观察的正是高速增长的城市化背后,凋敝的非正规社区。
这是我认识读库读到的第一篇文章。那天我拔了一颗智慧的牙齿,疼得直哆嗦。Teddy的热摩卡和里约大冒险,让我忘了疼痛。
香香的文摘(读库1502):
在普罗维登斯,我们和几名居民聊起他们对维和警察的看法。其中一个示意我们看不远处的路口,那里站着三名荷枪实弹的维和警察。这名居民说,就在相同的位置,不久之前站在那里的是几名黑帮成员,同样拿着枪,只不过现在换成了警察。他用几分调侃、几分无奈的口吻说:“说真的,我们既怕那些‘坏人’,也怕这些‘好人’。”
……
“贫民窟”这个名称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对这些非正规社区的认知?我在里约一共走访了四个贫民窟,每一个的空间形态,居民构成、内部条件、历史与文化都不尽相同,而每个贫民窟内部也有着巨大的多样性。
认真地去了解每一个非正规社区的内部生态,大概是帮助他们改善现状的前提。然而,当我们笼而统之、甚至有几分轻蔑地将它们称为“贫民窟”时,我们可能已经被一种“脸谱化”的认知所左右,失去了真正了解它们的机会。
02
墓志|郑嘉励(读库1602)
Spring is comeing
作者是一名考古工作者,专注于宋墓调查、发掘,收集出土的宋元墓志,录文、点校。
墓志是古人墓室中随葬的传记文字。当官的罗列头衔,平民无功名可述,便讲是个君子,至于女子,就说如何贤良淑德。程式化、故纸堆,这份工作创造力也太匮乏了吧!
然而,作者用一个爆炸性的开头,就唤起了读者的兴趣。他说:我是一名考古工作者,上班也就等于上坟。
我无比好奇这个有趣的灵魂,会在工作手记中,记录哪些有趣的灵魂。
香香的文摘(读库1602):
你不要认为,南宋人的道德水平冠绝古今。其实,他们的底色,跟今天的中国人、外国人并无差别。乐善好施的富人,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”,他们子孙满堂,且一个比一个有出息。
至于他们如何致富,墓志通常不会说,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。据说他们“不肯本分营生,专好做那无赖之事,从此撒泼,做那不公不法之事”,然而又“生性慷慨,真有一掷百万之意,从此乡里人又服他豪爽”——这番话不是我说的,这是古代白话小说描写土豪时常用的套话。
……
说到底,还是宋代的范纯仁说得好,“若避好名之嫌,则无为善之道”。
03
坛城|曾海若(读库1502)
Spring is comeing
准确地说,坛城不是城,是一种精致绝伦的宗教艺术,用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,随后被毫不犹豫的扫去,呕心沥血之作顷刻间化为乌有。
要体会这种感受,你可以想象自己写了五万字的毕业论文,软件闪退时没有按保存……这个比方也不太准确,从主观上说,后者是被动的,而前者是主动为之。
作者拍摄纪录片时遇到僧人练习金刚舞,一种降魔除妖的舞步,要穿最庄严的衣服,跳这样的舞只因即将开始一个神圣的仪式——制作坛城。
你可以理解为那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沙画,也可以理解为那是一片万物生长的世界。
僧人穿过沙丘,去找一座山,把山上石头砸成沙粒,捏成粉末,染成十四种颜色。一袋饼子,几壶甜茶后,开始漫长的制作:点燃藏香,画线,撒沙。沙粒是世界的基础,佛陀用恒河沙来比喻繁多,而沙粒,又代表着脆弱与无常。
十四天后,坛城的沙粒被迅速扫到一起,地板光亮洁净,只剩下空。
这是读库里给我带来哲思最多的文章。很多事,都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,成与不成,失落或喜悦,历经岁月洗刷,最终归于平淡。你若问,留下了什么?不妨想想,被洗刷掉的只是外在的坛城,意念中的坛城,愈加丰富,愈加坚固。
每每焦灼,我总会想起作者写的:可以那样认真的拿起,也可以这样轻松的放下。
香香的文摘(读库1502):
在古代印度,佛教中的密教修法时,为防止外道诛魔入侵,在道场处划界限,设坛,供佛,并以此图案描绘佛的世界。坛城代表了“治”的概念,用以对治“乱”的景象,因此制作一个坛城,代表了秩序的建立。
……
那是我的感受,毁掉的那一刻,有某种东西,奇妙诞生了。
04
毒斗天南|萨苏(读库1101)
Spring is comeing
警察题材尤其缉毒题材一直是我的菜。打小跟着我爸看剧,《刑警本色》、《太阳滴血》、《黑冰》、《黑洞》……
那是真的追剧,一天一集或两集,没有机顶盒,没有视频网站,追得情真意切。那会电视剧也值价,20来集,故事安排得明明白白。不像现在动辄四五十集,也总记不住讲了啥。
毒斗天南,讲了中国缉毒警荣耀又痛心的一案,行文比追剧更上头。
重庆警方一直在跟踪一条从云南德宏经昆明向全国辐射的贩毒网,案件侦查中发现这个巨大毒网的核心人物,极有可能是云南警方曾经的英模,某禁毒大队的大队长。为此,云南警方不得不求助于兄弟省市,对其定罪抓捕,代号“摘星”的抓捕计划就此展开!怀疑,试探,一次次险象环生,一场场化险为夷。
不得不说,警察叔叔们的文学素养真好啊,“摘星”、“破冰”,一个个行动计划,名字就起得颇有水准。
看完本文,又去买了萨苏的《京味九侃》。去年暑假,小侄女阿涵到家里玩,走时问我:“小姨,我能和你借一本书吗?”
我:“看上哪本?随便拿。”
阿涵:“《京味九侃》!”
我为萨苏老师收获了一枚11岁小读者高兴。
香香的文摘(读库1101):
你还别惋惜,公安部立过两次一等功,还能全须全尾满街乱跑的,一个巴掌都能数完。就冲这个,肖戈不退,上头也不能继续让他干下去——多好的一个教育典型啊。有新警察入队,直接带他或她去看肖戈好了:看见没,立一等功,两回,越活越年轻,知道当警察的好处了吧?这不比带新人去参观烈士墓鼓舞士气?
……
忽然觉得肖戈略微佝偻着身子走向大街的样子让我心中一热。
这不是那种优秀侦查员的霸气。这是如今最普通的北京男人的样子。他们有时候背不会挺得那么直,因为他们扛着一个家。
英雄是什么?
也就是一瞬间的闪光而已。
05
恋爱中的沈从文|赵瑜
Spring is comeing
他是我最喜欢的汪曾祺的老师。
初识他的情感生活,是那句被广泛引用的“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,我看过许多次数的云,喝过许多种类的酒,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”,不由感慨,文人倘若浪漫起来,真没其他人什么事儿。
18年春节回芒市,在新知图书城买了《湘行散记》,读到沈从文回湘途中给张兆和的多封信。一句句炽热的“三三”(对张兆和的爱称),思念和爱意溢于言表。
彼时还不知,这样一段般配的情感,竟源于一场“乡下人”单方面的、痴狂甚至病态的相思。
文章用细腻的笔触,记录了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。沈从文的北漂生活,在丁玲和胡也频感情中的“顾问”经历,胡适失败的做媒,张家小姐从固执的不喜欢他到发出定情电报“乡下人喝杯甜酒吧”,你或许会在字里行间读到别样的感受。
广为人知的情诗多么单薄,不为人知的感受,寂寞又辽阔。
或许对于爱情而言,般配是爱的成就,不是前提。
香香的文摘(读库1506):
一开始的时候,即使是家里的经济困窘了,两个人也没有任何不妥的感觉。比如,丁玲收拾了一堆旧衣服,让胡也频到京城里去当掉。可是,胡也频没走出太远,丁玲便又追上了。她怕胡也频一个人走路太寂寞。
还有的时候,两个人计划好了,进城找朋友借钱的,可是,走到半路上,一时间风花雪月起来,相看两不厌着,忘记了要去借钱的事,听着泉水的叮咚声,看着天上的白云,就那样坐着说着情话。还有一次,两个人在黄昏的时候才从京城回来,上山时看到一弯新月,丁玲惊喜着欢呼,月亮太好看了,那么久坐在河边看吧,一看就看了小半夜。
……
沈从文便想到了自己,张兆和在他的情书里,永远是那样青春,而他呢,他爱张兆和已经一年半了,这一年半的时间过得真快啊,他感觉自己都已经老了。他这样写道:“在同一人事上,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。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。我也安慰自己过,我说,‘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,我看过许多次数的云,喝过许多种类的酒,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。我应当为自己庆幸……’”
06
百时屯的七个人|姜淑梅
Spring is comeing
姜淑梅是一位宝藏奶奶。六哥对她是这么评价的:
“关于姜淑梅老奶奶,这几句简短的生平就能说明一切:生于1937年,原籍山东巨野,1960年跑盲流时落脚黑龙江省安达市。六十岁学认字,七十五岁学习写作。
有些人的天分真是关不住的,不可能被浪费。”
姜奶奶最早发表在读库的,是13年的那篇《穷时候》。《百时屯的七个人》,是我看她的第二篇作品。四大爷还愿、二瘸子、三老闷、二青哥、二奶奶、来云他娘和爱莲,姜奶奶笔下的七个人,个个传神。从她说第一句话,你就会想一直听她讲下去。
到目前,姜奶奶一共出版了四部作品。我常想,对于热爱的事,只要去做,几时都不算晚。
香香的文摘(读库1404):
在俺老家那儿,但凡有一点儿办法,寡妇不带孩子嫁人。有的孩子奶奶接过去养,有的姥娘养。要是带孩子嫁人,带去的孩子叫“带犊子”,要是怀孕以后改嫁,带去的孩子叫“包皮驹儿”。不管是犊子,还是驹儿,都比别人的孩子低一截。小孩在一起打架了,别的小孩就说:“你这个带犊子,你也敢欺负俺?”四大爷他们对这个带犊子很好,长大以后,还帮他在百时屯取了媳妇。
三个儿子都娶上媳妇,四大爷也老了。他许下的一台大戏没法还愿,他请不起戏班子。四大爷觉得许愿不还,是个大心事。
(未完)
还有6个 下期见!
你可能喜欢:
书评影评
1.台风日,读书天
旅行手记
执业随笔
hey!欢迎来到清的菜园
版权声明
文章原创
转载请事先联系取得授权并注明出处